我校教师在全省教科文卫体系统演讲展示比赛中的文稿-yb体育官方

 
 
我校教师在全省教科文卫体系统演讲展示比赛中的文稿
发布人:工会  发布时间:2017-10-16   动态浏览次数:145

匠人品质 匠心精神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——颂皖西学院科技扶贫领军团队

 

“你默默无语,屹立在绿色的云端,不闻马蹄声声,不见滚滚硝烟,却听到八百里大别山,那强壮的脉搏在奔突呐喊。”然而美丽的河水,苍翠的山林,却帮不了这里的百姓摆脱贫穷。崎岖的山路,低矮的土房,贫穷的生活使这一片灵山秀水背上了“穷山恶水”之名。大山里走出来的皖西学院陈乃富教授,看在眼里,痛在心里,怎样让这里的父老乡亲富起来呢?

记得那是2001年的初冬,连续下了一周的雨,大别山里迎来了一支年轻的科研考察队,他们就是皖西学院教师所组成的科研团队。为寻找一种神秘的仙草——石斛,他们已经进山十几天了。听乡亲们讲,仙草多生长在悬崖峭壁上,如果能找到,并培育繁殖,那么乡亲们就有希望富起来。陈乃富带领着他的团队,带着乡亲们的希望,毅然决然走进了大别山。考察的路途异常艰难,雾气、沼泽、毒虫,每一样都会带来生命危险,寒冷和困顿更让整个团队疲惫不堪。可一想起乡亲们那渴望的眼神,队员们没有一个提出放弃。终于,他们在悬崖边的石缝里,发现了石斛的踪迹。那一刻,大家欢呼雀跃起来,陈乃富更是开心的像个孩子,担心石斛遇水会损伤,他立刻脱下雨衣,不顾自己还在感冒,小心的包裹起来,像宝贝一样呵护在怀中。

寒来暑往,几度春秋,美丽的大别山记录了他们的足迹,他们的背影,他们挥洒的汗水和心里的理想。一路上,他们被蛇咬过,被蚂蟥叮过,跌进过山沟里,没有车的时候骑摩托车进山,连车带人冲进田沟中也不记得有多少回。但他们从未想过放弃,因为在他们的前方,有需要他们的乡亲。上山的路,一走就是十八年,这支团队穿梭在殿堂和山林之间,力图寻找“培育石斛种苗的密码”,打开脱贫致富的大门。终于,在2010年他们突破了珍稀濒危药材的种苗繁育技术瓶颈,首创中药材“有机防控种植体系”。 2014年,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,20152016两年获得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, 2017年五一国际劳动节被安徽省委省政府授予“先进集体”称号。

对乡亲有最深的爱,所以才不眠不休,对科学有更深的理解,所以才孜孜不倦。十八年来,他们联系企业,引入资金,义务帮扶农民种植中药材,单是最近两年,开展中药材种植标准化培训达3000余人次,带动山区农户种植各类中药材面积达3000余亩,产生经济效益达5亿3千万元。看着山村里一栋栋拔地而起的楼房,看着乡亲们一个个舒展的眉头,队员们露出会心的微笑。

    看一朵花开的时间,嗅一片落叶的味道。穿梭在山林之间,和科学对话,保持与名利的距离。陈乃富和他的队员们用实际行动,诠释了皖西学院人不怕吃苦,执着前行的精神!他们在细碎的时光中守望使命,在艰辛的跋涉中践行信念,在奋斗的历程中拥抱生活!这就是当代学人的精神,这就是大国工匠的品质!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文/工会)

 
网站地图